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御君方专家共话中医药守正创新与现代化路径
日前,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中药现代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动脉粥样硬化健康论坛”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辨证施治,循证精粹、医药圆融,研发创新中国药匠心”为主题,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全国名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周超凡,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魏胜利等20余位权威专家及150余位行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中医药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的传承、创新与现代化发展。
论坛上权威专家齐聚,共论中医药现代化实践。御君方荣誉院长杜丁副主任医师,以及御君方名中医代表史士昊、于晓津三位专家及御君方医疗专家团队也代表御君方受邀参会并作精彩发言,分别从理论创新、历史传承与临床实践角度,分享了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沿成果与深刻洞见。
杜丁:守正创新,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
杜丁副主任医师作为御君方互联网医院的代表,不仅是中医副主任医师,还师承名医大师,秉承传统医学精髓,主张通过食疗与养生结合的方式解决健康问题。此外,杜丁副主任医师还积极投身中医药科普与推广工作。
此次论坛中,杜丁副主任医师围绕“守正与创新”做了精彩分享。他强调,中医药的“守正”并非固守旧制,而是以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实现诊疗模式的升级。“望、闻、问、切不仅是技术,更是人文关怀与科学诊断的结合。”杜丁指出,中医药发展应充分融合传统智慧和现代科技,通过优化经典古方剂型、推进标准化研究。在发言中,杜丁副主任医师分享了自己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心得和经验,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史士昊:千年医道赋能现代医学
史士昊老师作为御医文化传播者、“七分养,三分治”学说的传承人,在发言中从自身经验和研究方向出发,从历史维度剖析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价值。他提出的“以古籍智慧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发展理念,与论坛“守正创新、医药圆融”的主题高度契合,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
史士昊老师师承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始终秉持“治未病”核心理念,其医德医术在行业中颇受赞誉。他身兼数职,包括原河北省涿州市中医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成员,并在《五仙传医》等健康栏目中担任主讲专家。同时,作为御君方名中医代表,史士昊老师还带领御君方医疗专家团队以中医经典方剂与现代科技结合为转化路径,参与研发药食同源产品及慢病管理方案。
于晓津:临床实证彰显中医药科学价值
深耕临床一线20余年的于晓津主任医师,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老年慢病调理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在此次论坛发言中,于晓津老师从自身的临床经验出发,分享了多个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真实案例,通过典型病例与详实数据,系统展示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并结合数据揭示了中医药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显著作用。
从基层医师到行业名医,于晓津老师始终以“疗效为先”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她特别指出,中医药的科学化验证与标准化应用,对于增强疗效有很大帮助,而提升疗效才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除专家分享外,论坛还启动了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循证医学研究项目,并发布多份学术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医药在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基础研究、标准化生产及国际化推广中的关键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药的现代化需以经典理论为根基,借助科技创新实现剂型优化与疗效提升,同时加强循证医学研究,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深度交融。
本次论坛为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领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彰显了我国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权威与创新活力。正如专家所言:“传承是根基,创新是动力。”未来,中医药将以更自信的姿态,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